財團法人台灣尤努斯基金會

  • 尤努斯博士與基金會
  • 台灣尤努斯創新獎
    • 第二屆
    • 第一屆 >
      • 第一屆得主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組織架構
    • 公開資訊與責信
    • 大事記
    • 媒體報導
  • 四大志業
    • 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 >
      • 國立中央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長榮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高雄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金門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東吳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中原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• 格萊珉小額貸款
    • 社會型企業基金
    • 發展尤努斯社企
  • 捐款支持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English
  • 尤努斯博士與基金會
  • 台灣尤努斯創新獎
    • 第二屆
    • 第一屆 >
      • 第一屆得主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組織架構
    • 公開資訊與責信
    • 大事記
    • 媒體報導
  • 四大志業
    • 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 >
      • 國立中央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長榮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高雄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金門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東吳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中原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  •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社會企業中心
    • 格萊珉小額貸款
    • 社會型企業基金
    • 發展尤努斯社企
  • 捐款支持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English

最新消息

《慈善家鑲嵌社會脈動》

16/5/2015

 
圖片
人間福報 05月16日, 2015
李碧華報導
社會創業是一種社會建構過程,認知受到社會與文化情境影響,鑲嵌在獨特時空下的社會脈動裡,透過平日未曾擁有的資源,促成創業機會,改變社會結構的位置。中華企業轉型升級創新協會董事長蔡慧玲以此概念主辦「社企創未來」高峰論壇,邀請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,新生命資訊公司執行董事黃河明、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創辦人謝邦俊、中央大學教授沈建文及台灣尤努斯基金會執行長王絹閔擔任與談人。

致詞貴賓民國黨主席,立法委員徐欣瑩表示,得知蔡慧玲長期投入社會企業及公益,今天特此過來學習。社會不斷的變遷,需要更多人來共同付出,所以立法院修惡法、立好法,需要大家共同來努力,「其實,社會企業這個名詞最先在一個公開場合交換到的名片才開始注意到。」她說,而尤努斯教授來帶動社會企業,也幫助了這個社會。希望未來大家共同的來努力,整合各方資源的力量,讓大家把理想與愛,都能夠奉獻出來。「這也是民國黨博愛、民胞物與精神。」

曾任資策會董事長的黃河明扶持傷友買地蓋屋「新生命之家」,幫助不願出門的傷友從事建置網站、網頁設計等工作。「台灣有瓶頸與焦慮,社企適時提供省思與解答,為未來子孫盡力。」他以英國為例,目前有兩百萬人投入社會企業,學者吉登斯更協助工黨布萊爾贏得大選,奪回失去十六年的執政權後,擺脫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對立的困局,尋找符合新時代選民期望的新路線,強調左派社會願景,右派策略實踐。布萊爾也主張政府應支付民間的社會創新,用社會自主性的創新來彌補市場經濟產生的缺失,近十五年來,無異深度影響了全球各國政黨的思維。

以利基定位,少了競爭、多了合作。「定義並不重要,重要是社企做了什麼事,給學生什麼樣的養成教育?」中央大學副教授沈建文關心創業的教育背景為何,以賣社區手工藝品的艾西Etsy為例說,創辦人卡林不愛念書,高中都沒畢業,但是清楚知道自己未來志向,成為全美第一家那斯達克上市社企,從十六美元上市飆到三十美元,目前已擁有三十億美元的市值,「這成功的案例無異強調,環境回饋與社會責任編織在一起,經營者是有心、透明又人道的。」

Etsy目前有兩千九百萬件手工藝品在銷售,成果可佩。「也足以顯見,新世代在創業不但受到投資青睞,也可得到樂趣。」沈建文說。

「黑暗對話社會企業」簡稱台北DiD ,由義診行腳曾經遍及中印新馬台灣各偏鄉的醫師謝邦俊擔任董事長,人稱Dr. Ben。他表示,兼具社會價值與獲利能力的自主性組織就叫「社會企業」,是來自於歐洲福利國系空洞國家化後的一種公民自覺與自救行動。台灣空洞有三個特質──政府公部門失能、市場及企業失信及非營利組織志願失靈。「遍地開花並不見得是好事,反而意味著社會問題太多。」

謝邦俊直言,社企必須拿到平常拿不到的支源,所以,帶有使命的改革,不是單純的抱怨,口水變汗水,找出根本變遷的社企非圖利自己,才具有本土的針對性,「先解決自家門前,不會規模大到救國救民。」一旦問題解決,就應功成身退,跟宗教傳承與企業繼承完全不同。「政府也意識到公民自主,輔導千家社福自立自強。」謝邦俊寄望於第三部門有效分工來培養社企站起來的能力,「社企是更艱難的企業家。幸運的,目前表現普遍很爭氣。」他說。

    分類

    全部
    2014
    2015
    2018
    2019
    2020
    2021
    世界年會
    媒體報導
    尤努斯創新獎

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。